1. 慣性的衰減
所謂的「慣性力」,也即是「動者恆動,靜者恆靜」,只是一個近似的描述,並不完全精確。隨著時間過去,慣性幾乎是必然會有衰減,這好比地球的自轉是一個慣性,可是,它的自轉卻是在減慢中﹕在4億年前,1年約為400天,6,500萬年前,1年約為376天,但到了現在,一個「儒略年」則約為365.25天。
注意﹕根據不同的定義,「年」有不同的定義。「儒略年」就是由羅馬的凱撒大帝(西元前100年至前44年)當皇帝的時代定下來的曆法。因為凱撒的拉丁文串法是「Julius Caesar」,「J」唸「Y」音,「s」不發音,因而譯作「儒略」。
此外還有不同的計算方式,例如從地球觀察太陽的運行一周,稱為「回歸年」(tropical year),又稱為「太陽年」(solar year),如果以太陽為觀察點去看回地球的運行周期,則稱為「恆星年」(Sidereal year)。此外還有其他的計算方式,例如用兩者的交點周期去計,用兩者相距最遠和最近的周期去計等等。這些計算的一年,均是365天,只是小數點位後的不同。
此外,也有的「年」是也用其他不同的曆法去計,例如伊斯蘭曆以月球運行周期作為標準,一年是354天8小時48分。如果以月球對太陽的月圓月缺周期去計算,則一年是411.78443029日。然而,無論採用甚麼計算方式,也改變不了地球自轉速度變慢這科學事實。
地球之所以自轉,又或者是說,每一顆星體都在自轉,皆因在宇宙中,每顆粒子均在移動,這些移動構成了能量,也即是「動能」,當粒子結合為星體,其個別動能不可能消失,而是疊加起來,成為了整體的動能。
所以,所有的星體都會動。它們動的方式有2種,一種是繞著一個比它更大的星體,也包括了黑洞,以其為中心而作出「公轉」。另一種則是自我旋轉,稱為「自轉」。理論上,一顆殞石跌進地球,它的動能不是消失了,而是一部份化為熱能,另一部份則加速了地球的公轉和自轉,只是由於地球太大、殞石太小,這加速微不足道,可以不論。
至於地球的自轉變慢,則是因為地球的潮汐傳播的方向為自東向西,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,這消耗了自轉的動能,因而令到自轉變慢。每天的潮汐周期是12小時25.2分鐘,所以一天會漲退潮2次,每次和上次會相隔50分鐘24秒。
2. 黃宗羲定律
明清之間,有一位學者,名叫「黃宗羲」(1610年至1695年),寫了一本書,叫《明夷待訪錄》。在金庸(1924年至2018年)寫的武俠小說《鹿鼎記》中,主角韋小寶即和這位黃宗羲見過面。書中一位真實存在的角色「康熙皇帝」(1654年至1722年)極為欣賞這本《明夷待訪錄》的內容。不識字的韋小寶則稱為「明甚麼花花綠綠」。
黃宗羲在《明夷待訪錄‧田制三》指出,歷史上的賦稅制度有「三害」:「
或問井田可複,既得聞命矣。若夫定稅則如何而後可?曰:斯民之苦暴稅久矣,有積累莫返之害,有所稅非所出之害,有田土無等第之害。」
他的意思是﹕歷代稅賦有越來越重的趨勢,第一害是不停加稅。第二害是從唐朝中期起,交稅從實物變成貨幣,農民在把作物轉換成貨幣時受到損失。第三害是徵稅不均也不公平,如不分土地好壞都統一徵稅。
現代學者秦暉就此寫了一篇論文,名為《併稅式改革與「黃宗羲定律」》。2003年3月6日,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在全國人大會議期間,參加湖北省人大代表討論時,引用了這理論﹕「歷史上每次稅費改革,農民負擔在下降一段時間後都會漲到一個比改革前更高的水準,走進 『黃宗羲定律』怪圈。」
溫家寶強調﹕「共產黨人一定能夠走出『黃宗羲定律』怪圈。」因而令到這理論聲名大噪。
說穿了,「黃宗羲定律」就是路徑折舊的一個表現。正是因為這是一個自然現象,所以才被秦暉稱為「定律」。
3. 折舊的難免
總括而言,能量會減退,所以慣性也會減退。順而推理,路徑作為慣性,當開闢了之後,長遠而言,其「折舊」也是必不可免的結局。這好比一間房子,折舊是永遠難免,而且必然發生的過。
我們也可以這樣說﹕「折舊」就是前文「此路不通」時所說的「壞」,這兩個名詞是相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