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6 流量 1. 路人的數目 路人的數目多少,構成了路徑的流量,例如說,從2010年至2018年,海底隧道的日車流量從12萬多跌至10萬多,東區海底隧道則從6萬多增至7萬多,西區海底隧道也從5萬多增至6萬多。 換言之,我們除了關心路徑流量的絕對值,也要關心它的增減值。2020年,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,有14.12億人,人口增長率是0.31%。反觀菲律賓,人口只有1.09億人,增長率卻達到1.3%。同期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國家,是阿富汗,年增長率達到2.44%,不過其總人口「只有」3,139萬人。
2. 規模效應 為甚麼路徑的流量如此重要?皆因流量越多,付路費的人也越多,自然有利於路徑的優化和維持。 《維基百科》對於「規模經濟」(economies of scale)的說法是﹕「在個體經濟學中是指擴大生產規模引起經濟效益增加的現象,是長期平均總成本隨產量增加而減少的特性。規模經濟反映的是生產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經濟效益之間的關係……隨著產量的增加,長期平均總成本下降的特性。但這並不僅僅意味著生產規模越大越好,因為規模經濟追求的是能獲取最佳經濟效益的生產規模。」 正如前文說過,路徑的成本是很高的,然而,人們可以藉著把把路徑擴大,以達到規模效應,從而令到平均成本減低,因而可把省掉的成本用來優化路徑的設施。這好比維持一條4車道的公路的成本,比維持2條2車道的公路為低,人們把省下的錢,用來設置路燈,又或者用來重新鋪設路面,使得路更好走,這就是「優化」了。 一千多年前北歐和西歐的「stamm」,也許應譯為「血親部族」,即整個部族都是源自同一祖先,好比中國的陳家村、李家鎮、張家寨等。這些「血親部族」有法蘭克人、阿勒曼尼人、弗里斯蘭人、哥特人、勃艮第人、倫巴第人、東撒克人、汪達爾人、蘇伊非人等等。他們採用的是習慣法,由家庭長者去決定法律。 為甚麼他們不去製造出一套成文法典呢?這是因為成文法的成本太高,像今日的美國,每年國會平均通過幾百條新法案,2021年國家有133萬名律師,是全地球法制最完善的國家,這也得有賴它也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,方能承擔得起這成本。 西方最早的成文法,是在羅馬共和國時期,稱為「十二銅表法」(Duodecim Tabulae),皆因這是刻在12塊由青銅鑄造的牌上,內容分別是傳喚、審判、求償、家父權、繼承及監護、所有權及占有、房屋及土地、私犯、公法、宗教法,這10表在西元前450年前製作完畢。明年,又再增加了2表,分別是﹕五表之補充和後五表之補充。 羅馬共和國成立於西元前509年,這時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里,人口44萬人,遠遠及不上在四百多年後滅亡時的195萬平方公里。然而,以當時其他國家的人口比例來對比,其人口規模也不算小,因此才有必要製作出一套成文法典。 語言和文字也是路徑,在近年,大量少數民族的語言消失,原因是現代社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複雜化,詞彙迅速增多,以日文為例子,2000年出版的外國語字典已收錄了十多萬個字,要翻譯、創造、保存、並在民間使用新字,顯然需要人力、時間等等成本,如果沒有足夠的使用人口,沒法做得到。 至於文字,要保存下來,成本比語言更高,因此,本來有文字,後來因成本過早而無法維持,因而丟失了,後人忘光了,也是常有發生。中國的苗族沒有文字,據說以前是有的,只是後來丟失了。畢竟,在生活簡單的農業社會,文字真的沒有甚麼作用。 達斡爾族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,主要分佈於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、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裡斯達斡爾族區、鄂溫克族自治旗,根據《中國統計年鑒-2021》統計,中國境內達斡爾族的人口數為132,299人。 他們是契丹人的後裔,原來擁有文字,應該是契丹文,但已丟失,現在唯有用拉丁字母來拼出其文字。
3. 規模不經濟 《維基百科》的「規模經濟」條繼寫﹕「隨著產量的增加,長期平均總成本下降的特性。但這並不僅僅意味著生產規模越大越好,因為規模經濟追求的是能獲取最佳經濟效益的生產規模。一旦企業生產規模擴大到超過一定的規模,邊際效益卻會逐漸下降,甚至跌破趨向零,乃至變成負值,引發規模不經濟現象。」 至於「規模不經濟」(diseconomies of scale),《維基百科》的說法是﹕「隨著企業生產規模擴大,而邊際效益卻漸漸下降,甚至跌破零、成為負值。造成此現象的原因,可能是內部結構因規模擴大而更趨複雜,這種複雜性會消耗內部資源,而此耗損使規模擴大本應帶來的好處相互消減,因此出現了規模不經濟的現象。」 法國工程師Maximilien Ringelmann(1861年至1931年)曾經設計了一個拔河比賽,發現參與者的數目越多,每人平均運用的力度越少,從而得出一個結論﹕隨著共同體的成員增加,每人的平均貢獻越少。 這現象又稱為「社會惰化」(英語:social loafing),《維基百科》的說法是﹕「指群體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時,每個成員所付出的努力會少於單獨完成工作時的總和的現象。」 這原因有很多,其中之一管理困難,因而令到前文講過的「白搭便車」,也因此而越來越難被發覺,因而這樣做的人也會增加。 也許正是為了這原因,顯赫了幾百年的羅馬帝國才會解體滅亡,而美國在1959年加入了夏威夷作為其第50個州之後,從此沒有接納新州,也許正是為了避免發生這情況。 精細的讀者也許發現了前述的互相矛盾﹕好混亂呀,究竟「規模」是經濟呢︳還是不經濟?我的答案是繼續引用《維基百科》的「規模不經濟」條﹕ 「經濟學中,有總成本曲線和平均成本曲線,這兩條曲線都是凹向上的。這兩條曲線的交點意味著最佳規模的存在。在達到這個最佳規模之前,規模越大越好,稱之為『規模經濟』;在達到最佳規模之後,規模越大越不經濟,就是『規模不經濟』。」 如果用路徑的說法﹕使用的人更多,即是需要更多的維修和保養,另一方面,也更難監察白搭便車、甚至破壞路徑之類的行為。當這數值超過了某一數字,便這便會形成「規模不經濟」。
4. 增加流量 大致上,規模經濟是必然存在的,否則人們可以獨自生活,也用不著分工合作,以及發展交換經濟了。規模不經濟只是存在於規模經濟到了某一程度之後,才會發生。有關分析,我會在本系列的「產權」專書,作出討論。 總之,只要還未到達「最佳規模」之前,規模越大越好、流量越多越好。因此,路徑的產權擁有者往往企圖增加流量,把路人的數目增加,以增加自己的總力量。 例如說,二千多年前,居住在中國北方的匈奴人,生活在北方沙漠、草原地帶,地廣人稀,為了增加力量,就要增加人口。因此,他們非但盡量多生育,甚至把後母、嫂子都娶了當老婆,更會四處掠奪人口,戰爭俘虜了的敵方將兵,非但不殺,還視為自己人,讓他們在本共同體中生活下去。 這其中一個很有名的是漢朝的將軍李陵,因兵敗而投降給匈奴人。匈奴領導人且鞮侯單於很欣賞他,把女兒許配了給他,還封他為「右校王」,地位相等於軍師,甚至在外交活動中接待漢朝使者。漢朝的回應則是殺了他全家。 幾百年後,這地方還有李陵的後人,當地人是红头发发绿眼睛的,他们是黑头发黑眼睛。當時的中國皇帝唐中宗(656年至710年)唐朝皇帝的认可,他说:「尔国与我同宗,非他藩可比也。」這地方在840年至925年成立了「黠戛斯汗國」,也即是今日的「吉爾吉斯」,然由於時間相隔太遠,血統已不可考了。
|
目錄 | 書籤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