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 前言﹕甚麼是政治? 1. 古希臘的政治學 「政治」的英文是「politics」,出自希臘語「Πολιτικά」,拉丁字母寫成「Polis」,最初的意思「城邦」。所謂的「古希臘」,並不是一個國家,而是一個文明,由多個城邦,即是小國的統稱。它們有大體上相同的文化,政治上雖然有互相爭鬥,但當遇上強大的外敵時,則合聯合起來,成為軍事上的攻守同盟。 這種做法,在世界政治上極為普遍,例如中國的春秋時代,所謂的「華夏」,也即是表面上臣服於周朝的諸國,即曾經兩度聯合起來,一由齊國主持,另一則由晋國主抾,共抗南方的強權楚國。 希臘哲人阿里士多德(西元前384年至前322年)寫的《Πολιτικά》,中文譯為《政治學》,是公認史上第一本政治學著作。它的主題,正是論說希臘各城邦的政治故事,並且藉此推論出政治學的一些基本原理。
2. 「政」和「治」的分野 在黃河流域的文明,當時,還未有「中國」這概念,但已有了「政治」這名詞。 《尚書‧畢命》成書於兩千多年前,是除了甲骨文之外最早的華夏文獻,記載說﹕「道洽政治,澤潤生民。」 幾百年後,在戰國時期才成書的《周禮‧地官‧遂人》,也有講過﹕「凡事致野民,帥而至,掌其政治禁令」。 以上用法,「政」和「治」指的是兩個名詞﹕ 「政」指的是國家的制度,包含了權力、制度、法令,這正如《論語‧顏淵》說﹕「政者,正也,子帥以政,孰敢不正?」換言之,這行為是要把人民和事物都放在「正」確的位置。 「治」指的是管治,是具體的行政,例如《禮記‧大學》說﹕「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,先治其國;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;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;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後知至,知至而後意誠,意誠而後心正,心正而後身修,身修而後家齊,家齊而後國治,國治而後天下平。」 這即是說,中文的「政」和「治」分別指的是「politics」和「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」。 在現代大學,某些政治學系,例如香港中文大學,則叫做「政治與行政學系」(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)。「Government」是「政府」,「Public Administration」是「管治」。其實,「政府」正是「公共行政」的主體,這兩個名詞的含意不無重疊。總之,這名字的意思是「治」,而不是「政」。 然而,香港嶺南大學社會科學院屬下的「政治學系」,英文卻叫「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」,也即是說,這名字指的是「政」,不是「治」。
3. 前人對「政治」的定義 《維基百科》對「政治」的定義十分囉唆﹕「是由各種團體進行集體決策的一個過程,也是各種團體或個人為了各自的領域所結成的特定關係,尤指對於社會群體的統治,例如統治一個國家,亦指對於一國內外事務之監督與管制。一般來說,這個詞多用來指政府、政黨等治理國家的行為。然而社會學家也用來指涉包括各種利益機構、學校、宗教機構在內的相互之間的關係。」 「從人類社會學來講,政治是人類社會中存在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現象,它影響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。這個社會現象非常複雜,因而在不同歷史時期、不同文化、不同語言,以及從不同學科角度,不同的學者對他的論述也不相同。而且政治內涵的本身也在不斷的變化,因此對政治的闡釋也充滿了爭議,始終沒有一個確切公認的定義。」 老實說,以上的文字形容,誰能明白所說的是甚麼呢? 孫中山的說法同樣不知所云﹕「一個是國政,就是政府中所行的國家大事;一個是黨爭,就是政黨中彼此所用的詭謀;一個是說是非,就是像以前所舉的家庭是非之例。」 《維基百科》在「政治」欄目下續說﹕「政治學是專門以政治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社會科學,研究政治行為的理論和考察權力的獲得與行使。」 以上說法也是太囉唆,不明所以。 我把這些囉唆歸因於﹕現代學者都把政治學當作是一門現實應用的學科。然而,「政治」是一個抽象名詞,「政治學」可以是具體的應用,但要解釋「政治」這名詞,始終要回歸抽象的解說。 理論政治學和實用政治學的分別,好比量子力學和土木工程,一個講的是物理基本原理,另一個講的是如何建築房子。後者比前者更為有用,畢竟人類可以完全不懂量子物理學,也能活得很快樂,但沒有土木工程的知識,就蓋不了堪供人居的房子,我們就只能回到穴居了。 但縱然如此,用土木工程的角度去定義「物理」,並不恰當。土木工程屬於實用的建築範疇,和物理學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。 把西文的「politics」譯作「政治」,和很多西方概念名詞一樣,來自日語翻譯。日本在明治時代全面西化,大量翻譯西方著作,中國遲了很多年才起步。為了省事,第一代學習西方文化的中國人,從日語譯本裏學習西方文化,因此直接使用日本的譯法。日文的漢字比現代中文更接近漢唐以前的雅言,其譯法通常很貼切。
4. 政治科學是研究群體所構成的社會 1719年,英國作家Daniel Defoe在他59歲時,出版了《The Life and Strange Surprizing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, Of York, Mariner: Who lived Eight and Twenty Years, all alone in an un-inhabited Island on the Coast of America, near the Mouth of the Great River of Oroonoque; Having been cast on Shore by Shipwreck, wherein all the Men perished but himself. With An Account how he was at last as strangely deliver'd by Pyrates.》。 這本書,廣為人知的名字叫《魯賓遜漂流記》。偌長的書名,連內容簡介也放了上去,這種作法是當時流行的作法。這好比在上世紀九十年代,很多電影採用了囉裏囉唆的長串名字,如《天若有情II之天長地久》、《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》、《古惑仔之戰無不勝》之類。現時人們在Youtube上的短片介紹,也往往是一長串的,包含多個關鍵詞。 在書中,魯賓遜是個航海家,一次出海航行時,在加勒比海遇到了船難,游泳到了一個偏僻荒涼的小島。最初的時候,他獨自居住,陪伴他的還有船長的狗和2隻猫。注意﹕一人獨居的世界,並不存在政治,皆因政治是兩個人或以上才存在的事。 魯賓遜在島上建造了避難所,通過在木頭上刻字來記錄時間,以打獵、種植穀物、風乾葡萄、做陶器、養羊等維生。小島不時會有食人族來探訪,在這裏殺死並吃掉俘虜。到了第24年,魯賓遜救了其中一名俘虜,土著因而臣服於他,成為他的僕人。由於當天是星期五,魯賓遜將僕人命名為「星期五」。這主從關係的存在和維持,以及演變,就構成了政治了。 跟著,魯賓遜殺死了一些食人族,救出了更多的俘虜,意味著有更多人加入了以魯賓遜為首領的政治團體,魯賓遜成為了這荒島的實際統治者,自稱為「總督」,這好比有了「政權」和「政府」,已經是基本的政治形態,禾雀雖小,五臟俱全了。 其後,這政治團體發生了內部叛亂,兩幫人發生了戰鬥,也即是「戰爭」。「戰爭」正是政治的非常重要部分,甚至可能是最決定性的部分。 至於結局,不消說,是魯賓遜等人順利返回英國,但從他到達荒島的第一天計,這已經是28年後的事了。 魯賓遜的故事,就是具體而微的政治學。 政治是社會科學的一分支,社會科學講的是群體社會活動,正如《尼各馬可倫理學》說的「社會」是﹕「二人以上群眾所組成的『團體』」,可以以主人和奴隸,也可以是兩個平等人。總之,一個人不能成為社會,一個人也搞不成政治。 按﹕「尼各馬可」(Νικόμαχος,Nicomachean)是亞里士多德的兒子,壯年早逝。《尼各馬可倫理學》可能是尼各馬可寫的,也可能是亞里士多德把著作冠以兒子的名字。 |
目錄 | 書籤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