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2 權力 1. 政治就是權力 我認為,「政治」指的就是「權力」,不多也不少。 「權力」的英文是「power」。這名詞和「政治」一樣,也是來自日語翻譯。 中文的「權」,從「木」字邊,本意指是「黃花木」,由於堅硬,所以用來作為秤的桿,因此《孟子‧梁惠王》有﹕「權,然後知輕重。度,而後知長短。」在這裏,「權」就作用動詞了。 後來,它引申為用來量重的秤錘,《漢書‧律曆志》說﹕「權者,銖兩斤鈞石也。」正因「權」用來計算重量,才有「權衡輕重」這成語。至於「權柄」,也即是秤杆的提手,是用來控制「權」這塊稱石,遂引申為「權勢地位」,例如說,漢朝的蔡琰有一首《悲憤詩》﹕「漢季失權柄,董卓亂天常。志欲圖篡弒,先害諸賢良。」 相信因此,日本人把政治用途上的「power」譯為「權力」。 雖然和「politics」字首相同,卻來自不同字源。前者來自拉丁文動詞「potere」,即是「可以做」,或是「有權做」。英語的「potential」字源於此。「politics」和「power」這兩個字雖然來源不同、互不相干,但我認為,政治就是權力的實質應用,兩者是相同概念,因而明知故犯地,把這兩個「po」字首的英文字拉在一起。 總括而言,權力的本質,就是使人服從你的意志,換言之,是令到對方作出你想做的事情,而這件事,在你發揮權力之前,他是不會幹、不肯幹的。 通常,人們會採用政治泰斗Robert Dahl在1957年出版的《The Concept of Power》的定義﹕「A has power over B to the extent that he can get B to do something that B would not otherwise do.」 這這好比獄卒命令囚犯洗厠所,就是使用權力,不待說,如果任由囚犯自由意志,他絕對不會自動自覺地去洗厠所。 這也正如魯賓遜和星期五的關係﹕假設魯賓遜的力氣很大,可以容易地砍伐木材,甚至有一雙巧手,可以把砍下的木材製作成為一條足以駛離小島,回到英國的小船。沿著海路航行時,隨便能抓到海魚來吃。但只要是他一個人,這也只是他的能力很強,而不是權力。這必須要他遇上了星期五,兩個人在一起,他才有施發權力的可能性。
2. 甚麼是權力? 以上的說法衍生出一個問題﹕究竟是不是只要令到人們服從你的意志,不管使用甚麼手段,就是「權力」呢?換言之,莫非刼匪、嫖客、推銷員,都擁有「權力」? 日本七十年代由橫山光輝創作的動漫作品《巴別二世》,主角山野浩一和奸角石雄(ヨミ)都可用超能力控制別人的思想,自然也算是「權力」。後來石雄發明了一具可以把超能力增強3倍的「テレパシー増幅装置」(telepathy増幅装置),香港譯為「腦波增輻機」,雖然打倒了巴別二世,卻因消耗超能力太鉅,令到自己迅速老化而死亡。 這故事令我記憶猶新,特意提出,作為例子﹕擁有腦波增輻機的石雄算不算是很有權力的人呢? 控制別人思想的超能力並不存在,把例子回到現實﹕一個龜奴控制著多個妓女,當然可以說他對這些妓女享有權力。但再深化下去分析,妓女可能對嫖客有影響力,令到恩客們常來光顧,甚至多付錢,也算是權力。嫖客付錢給妓女,令到妓女聽他的話,他只要肯多付錢,妓女還願意提供更多的性服務,讓妓女聽他的話,用錢來服從其意志,那嫖客究竟算不算對妓女享有「權力」呢? 電影《紅雀特工》(Red Sparrow),改編自前中央情報報局特工Jason Matthews的暢銷小說,劇情便是講述冷戰之後,俄羅斯對外情報局(Служба Внешней Разведки,Foreign Intelligence Service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)訓練頂尖的特務,他們訓練色藝雙全的女特務,去色誘被鎖定的對象,以圖得到有效的信息。這些美女特務,也可以令到對方作出你想做的事情,她們是不是擁有「權力」呢? 以上的問題並不容易得出答案。畢竟,本系列作品預算寫十本專著,都是以政治,也即是以權力為主題,如果有簡單的答案,也就不用寫十本書來作說明了。 如果真要作出解釋,我會說,使用腦波增輻機來控制他人的石雄,是力量很大,但卻能算是很有權力。嫖寫付錢給妓女,這算是「金(錢)力量」,不算是「金權力」。至於《紅雀特工》的蘇聯女特工所為,是欺騙,和權力無關。本系列作品的其中一個目的,就是要把政治/權力有關的所有名詞,一一定義清楚。
3. 權力無處不在 所謂的「政治」,就是權力。只要有人和人的相處,就有權力。 你和愛人拍拖時去哪間餐廳吃晚飯,由誰決定,是權力。吃飯地方的權力可以不固定,由誰提出和決定都可以,也可以固定由某人提出,例如很多男人都投訴說,女友說去哪裏吃飯沒相干,但他的每個提議,統統給她否決了,這可以叫做﹕「女方有永遠的否決權」。公平一點的男女關係,兩人都可有提出權和否決權,由商量共識得出決定,諸如此類。 極端一點的例子,甚至可以是,這否決權本來由女友所絕對享有,後來男人忍受不住,痛打她一頓,從此之後,男人享有了全部的決定權。又或者是,大家為免吵架,定下規條,甚至用文字寫下,規定了逢星期一、三、五,由男方決定,逢二、四、六,則由女方決定,星期日則擲毫。到了最後,大家可能終於無法忍受,唯有再打一架,由打贏者再作決定,甚至是乾脆分手算了。 從以上的故事可以看到,權力無所不在,廣泛地存在於人與人的交往之間,夫與妻,父與子,上司與下屬,同學之間……等等等等,而「辦工室政治」的說法,更是常用名詞了。 政治是社會科學,而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一個社會,也即是一群人的集合,其應用範圍相比男女朋友之間由誰去決定吃飯地點,廣泛得多。 魯賓遜和星期五是2個人的關係,卻已是具體而微的政治世界,皆因牽涉著他們的所有資源控制,以及生存、戰鬥的方向,而且,當時整個生活圈子,只有他們兩個人。但是,你和你的女/男朋友之間的「餐廳決定權」,雖然也是權力紛爭,但由於你們生活的社會有很多人,去哪裏吃飯又是太瑣碎的小事,很難說得上是「政治」。 縱是「辦公室政治」,又或是大家庭中的「家庭政治」,雖然也是具體而微的「準政治」,但由於並不牽涉到整個社會,因此也不在本系列的研究範圍。這正如黑猩猩的權力鬥爭,也是具體而微的政治,但本系列也不擬研究。但同時,我們也會不時引用這家庭政治、辦公室政治,甚至是黑猩猩政治,作為比擬,目的是讓讀者更加清楚明白我想要闡釋的概念。 從以上的分析得知,政治/權力無處不在﹕它們存在於國家之間、政府之內、公司之中,甚至連龜奴控制妓女,以至於如何應對嫖客,以得到利益的極大化,也是政治,也可算是權力的使用,又或者是權力鬥爭。
4. 末日城堡的例子 在2012年,Robert Vicino在加州成立了The Vivos Group,企圖建造一個足以承受世界末日的地下建築,以供付了錢的人民/顧客避難居住。在2016年,公司買下了一個在印第安納州的前美軍基地,一共有575個地堡,本來用來儲存軍火。在這原子彈也打不破的地堡,公司作出了簡單的改建,儲存了足一年以上使用的食水、食物、衛生用品、燃料。這地堡可供五千人居住。有業主形容,一間地堡的面積好比一間沃爾瑪。 我在科學頻道看過有關的報導,有專家質疑地堡的可行性,其中最後的一個質疑,就是五千人同居一個地方時的政治問題,皆因政治是必然發生、無可避免的事。究竟統治階層應該由The Vivos Group作出決策,還是由五千人民主選舉產生?我當時想,就算是民主選舉,也不排除中間經過血腥的屠殺,變成了少數人的獨裁。 類似的世界末日避難地堡並不止The Vivos Group,還有好些類似的產品,例如在加州的Rising S Bunkers,因此其老闆Gary Lynch聲明﹕「We get a lot of enquiries from Silicon Valley, but the most notable thing is that 99.5 per cent of our clients are conservatives。」 我並不認為全部買家都是保守派的背景,就能解決惡性政治爭鬥,畢竟,政治鬥爭無處不在,就是在同意識形態的群體之間,也會存在。但從Gary Lynch的聲明看出,公司的老闆同意了政治的無處不在是一大問題,同時這也是買家的常見問題,因此他才有這安排,以及才會在訪問中特別提起此事。 當然,他的發言只是銷售手法中的釋除買家疑慮,只要買家的疑慮釋除了,付錢買下了這避難地堡,老闆收了錢,究竟這做法有沒有效,天曉得!再說,世界末日會不會來,也是未知之數。 |
目錄 | 書籤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