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1 權術 1. 能力 「能力」通常譯作「ability」,《維基百科》說是用來形容一個人「完成一定活動的本領」。 南北朝的學者周興嗣(502年至549年)寫的《千字文》寫﹕「起翦頗牧,用軍最精。 宣威沙漠,馳譽丹青。」白起(西元前332年至前257年)是戰國時代的著名將領,殺敵過百萬人,攻佔七十餘城,絕對是很有能力的人。 如果是很大很大的力,超越個人所及的,就不會稱為「能力」。我們不會說一間公司、一個家族、一個國家「能力很強」(with high ability),只會用來形容一個人。前文引用的「With great power there must also come great responsibility」,是蜘蛛俠的名句,稱為「Peter Parker principle」,其譯法是「能力越大,責任越大」,但其實,應譯作「力量越大,責任越大」,皆因蜘蛛俠的力已超越了「能力」,已不是「ability」了。 蜘蛛俠(Spider-Man)是Marvel公司出版,由Stan Lee創作的漫畫人物、超級英雄,在1962 年首先出現,是美國史上第一個以青少年當第一男主角的漫畫系列。它的主角叫「Peter Parker」,因被一隻受過放射性感染的蜘蛛咬傷,獲得蜘蛛般的超能力,例如力大無窮,兼且手腕能夠吐出極度堅靭的蛛絲。 我們也會用「超能力」一詞,例如前文講過的「巴別二世」,就被寫作是「超能力の少年」。當然,「超能力」不等於「能力」,這也是人類在近年發明的新名詞。
2. 甚麼是權術? 能力分為許多種,眼力、耳力、體力等等,都是能力,而最為男人所關心的,相信是性能力。本書的主題是政治,也即是權力,因此,本章節所討論的,是人對權力的能力。 中文有一個名詞,叫作「權術」,這個字是無法翻譯為英文的。先秦學者尹文(西元前360年至前280年)寫的《尹文子‧大道下》:「奇者,權術是也;以權術用兵,萬物所不能敵。」 顧名思義,「權術」就是「活用權力的法子」,這可以令到你一個人的權力增加,或可以把已有的權力運用到極致,從而得到最大的效用。這包括了為人、馭下、迎上3種方向。推而廣之,這種技術非但適用於國家、政府,也可適用於辧公室政治,所以我們也常常見到坊間不少管理學書籍引用到「權術」的理論。
3. 釋術 孔子說﹕「必也正名乎!」在我們討論「權術」之前,得首先去理解「術」這個字的本義。 東漢的文字學家許慎(30年至124年)在《說文解字‧行部》說﹕「術,邑中道也。」換言之,即是在城邑中的小路,就是「術」了。把這解說搬到現代,大家就可以明瞭﹕城市與城市之間,由大路/高速公路串連,城市之內走的,則是小路,這就是「術」了。 這意義引申下去,就是「策略」、「技藝」的意思。《漢書‧霍光傳》說﹕「然光不學亡術,闇於大理,陰妻邪謀,立女為后,湛溺盈溢之欲,以增顛覆之禍。」至於「術士」,其實是相對於「道士」而言,後者是搞理論的,即是「高速公路」的管理者,後者則只管技術,例如裝神、弄鬼、捉妖、畫符、算命、行醫、占星等等,即是「小路」。 「術」這個字,也引申到政治的策略範疇,正如陳壽(233年至297年)在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寫劉備見諸葛亮講的那番名言﹕「漢室傾頹,奸臣竊命,主上蒙塵。孤不度德量力,欲信大義於天下,而智術淺短,遂用猖獗,至于今日。然志猶未出,君謂計將出?」
4. 帝王術 中國所謂的「帝王術」,也即是統治者統治人民的方法,目的就是把國家的權力極大化,即是先要維護自己的統治者地位,再希望把國家的權力擴到最大,這包括了令到國家獲得更多的財富,以及統治更大的疆土和更多的人民。講到方法,不離廣納人才,以及令到人才盡力為自己辦事,自己當然也要有對事物的基本知識,方才可以知人善任。 不消說,今日的企業家往往也借鑑於「帝王術」,以作為自己管理公司的參考。畢竟,在某一層次看,公司和國家是差不多的事物,皆因金權力也是權力的一種,其管理方法也大同小異。 中國的權術觀主要以法家代表。法家的第一個代表人物是商鞅(西元前390年至前338年)。他是衛國人,到了秦國,主持政經改革。他認為,只要訂立了法律,並且令到人民遵守法律,就可以有效的統治國家,並且令到國家的力量壯大。 申不害(西元前385年至前337年)是鄭國人,到了韓國當宰相。他認為,統治國家,單靠法律並不足夠,還要有「技術」﹕「君之所以尊者,令也,令之不行,是無君也,故明君慎之。」因此,必須要是一個英名的君主,才能好好的治理國家﹕「明君治國而晦,晦而行,行而止止。三寸之機1運而天下定,方寸之謀正而天下治。故一言正而天下定,一言倚而天下靡。」這其中的基本原理,就是國家的財富﹕「昔七十九代之君,法制不一,號令不同,然而俱王天下,何也?必當國富而粟多也。」 法家的最後一位大宗師,把所有思想集大成、合而為一的,是韓非(西元前280年至前233年)。他是韓國人,和秦國宰相李斯(西元前284年至208年)是同學,文筆極佳,但卻有嚴重口吃。秦始皇很喜歡看他的文章,但見面後卻覺得不 韓非主張嚴刑峻法、中央集權,後世的中國權術無不受到他的影響。所謂的「外儒內法」,意即政府披著儒家思法的外表,但實際的統治方法,是使用法家的那一套。
5. 以馭下來作迎上 馬基雅維利(Niccolò di Bernardo dei Machiavelli,1469年至1527年)是佛羅倫斯人,當過外交官,因著有《君王論》而成為了西方的政治哲學大師,主張「政治無道德」,「君王應該不擇手段達到目的」,這現實主義政治理論,影響了後世的所有西方政治家。 他當過外交官,後來因政權更迭,他被拉了坐牢。出獄後,一貧如洗,寫下了《君王論》,獻給當時的君王Lorenzo di Piero de' Medici(1492年至1519年),可惜這位仁兄年紀輕輕便梅毒逝世。1523年,Lorenzo di Piero de' Medici的兒子當上了教宗,是為「克萊孟七世」(1478年至1534年),重新任用了馬基雅維利。然而人算不如天算,4年後,政權再次轉換,馬基雅維利因在前朝工作過,因而再次被裁,鬱鬱而終。 元朝崑曲雜劇《馬陵道》,有一句說﹕「學成文武藝,貨與帝王家」。無論是商鞅、申不害、慎到、馬基雅維利,都是學會了一身帝王學的權術知識,然後向國君推銷,以求獲得官職。換言之,「迎上」的最佳策略,就是向有權力者提供「馭下」的方法。
6. 權術=政治能力 權術的應用浩瀚如海,就是寫上一萬本書,也寫不完。它不單包括了以上馭下,也有以下迎上,一個議員如何遊說其他議員,以促使他們支持自己提出的法案,促使其通過,是權術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1997年出版了《大外交》,講述了三百年來的國家與國家的外交縱權捭闔,說到底,也是一本權術史。 Ahmed Chalabi(1945年至2015年)出身於伊拉克望族,12歲舉家移民英國,後來去了美國,本科在麻省理工讀密碼學,芝加哥大學數學博士。上世紀70年代,他在約旦以家族人脈創立銀行,卻因造假賬、侵吞公款,被缺席審訊,並判入獄22年。 1990年至1991年,美國攻打伊拉克。1992年,在倫敦的查拉比覷準機會,成立了「伊拉克國民大會」(Iraqi National Congress),號稱是伊拉克的所有反對派的代表,大事宣傳侯賽因的暴政,也提供大量情報給美國,後者每月支付他33萬美元,額外工作另計。 在2000年3月至2003年9月期間,美國付了3,300萬美元給這機構,這機構的最大功績,是寫了一份報告,證明伊拉克有大殺傷力武器。美國以此為理由,在2003年侵略伊拉克。 在2005年的伊拉克大選,伊拉克國民大會只有0.5%的得票率,全軍覆沒,美國只有放棄了他。由於他和總統Nouri al-Maliki的關係不錯,因此也被委任了公職。2012年,美國指因他為巴林王國的最大政黨「Al-Wefaq」辦事,因而有點擔心。法國則索性公開宣稱﹕他是伊朗的間諜。 總括而言,權術就是個人對政治的能力,像Chalabi,成功捉住美國軍政界的心理,並且做到了他們想他做的事,因而撈了不少金錢,這也算是有效的權術。也本章的主旨就是把「權術」這名詞定義和作出說明。至於更詳細的解說和應用指南,並非本章或本書的內容所能涵括。 |
目錄 | 書籤 |